产品分类
-
实验室仪器
按功能分按专业实验室分
- 化学合成
-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细胞工程类
-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病理设备
- 1. 乳品类检测专用仪器
- 1. 种子检测专用仪器
- 层析设备
- 动物实验设备
- 粮油检测
- 生物类基础仪器
- 植物土壤检测
- 1. 电泳(电源)仪、电泳槽
- 2. 分子杂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仪
- 5. 紫外仪、凝胶成像系统
- 药物检测分析
- 地质
- 纺织
- 分析仪器
- 农产品质量监测
- 1.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 2. 农产品检测试纸
- 3. 农产品检测试药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检测仪
- 5. 种子外观品质分析仪
- 水产品质量安全
- 水产技术推广
- 水生动物防疫
- 食品检测实验室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检测试剂盒
- 2. 肉类检测仪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4. 食品安全检测箱
- 5. 食品检测仪器配套设备
- 6. 食品安全检测仪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检测仪
- 8. 相关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监测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
暂无数据,详情请致电:18819137158 谢谢!
热销品牌 - 工业仪器
- 户外仪器
- 环境监测
- 便携式仪器
- 在线式仪器
涂料的调色技巧
[2013/10/19]
一、颜色的概念与功能
1.1颜色的基本概念
颜色是大脑经过眼和视觉神经所刺激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入射光照到观察物表面所反射出的光线产生电脉冲的结果,即颜色是物体性质和光源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物体的表面性质不同,一束入射光照射到表面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入射光可能部分或全部被反射、部分或全部透射、部分或全部被吸收。如白色表面能反射所有波长的入射光,黑色表面能吸收所有波长的入射光,绿色表面只能反射入射光的绿色射线部分,而吸收其他部分射线。
同一有色物体受到不同光源照射,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正常的人眼能分辨出100多万种不同的颜色,很容易区分相近的颜色,而色盲患者对某些颜色不太敏感。影响正常的人眼对物体颜色判断的因素有:物体本身的性质、光源种类和明暗、物体大小及环境背景、眼睛对环境的适应性、观察角度等。
1.2 颜色的功能
合理的色彩布置在创造舒适的作业、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色彩调节可使环境变得更加明亮;减轻眼睛和全身的疲乏;增强工作的乐趣,提高劳动效率;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体现某种风格和情趣;减少事故和灾害,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对物质的爱护心理等。
二、涂料的调色技巧
配色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人工配制复色漆主要凭实际经验,按需要的色漆样板来识别出存在几种单色组成,各单色的大致比例多少,做小样调配实验。调色过程有如下技巧。
(1)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2)“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3)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膜干燥后,颜色加深。因此,如果来样板是干板,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板是湿板,就可以拉板进行比较。
(4)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也应互溶。
(5)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要配正绿色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配紫色时,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6)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鲜艳,这是根据自然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涂料工程中称之为“透色”。如黄色底漆可使红色鲜艳,灰色底漆使红色更红,正蓝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蓝色底漆使白色更洁净清白。奶油色、粉红色、象牙色、天蓝色,应采用白色做底漆。
三、涂膜颜色的测量
3.1 目测法
目前国内涂膜颜色的检测大多数还是使用目测法,规定在相同条件下将涂料刮涂于纸上,或者用喷枪将涂料喷于ABS板、马口铁等底材上,用烘箱烘干,然后在自然日光条件下,或在比色箱人造日光条件下与标准样品进行平行对比颜色,色光差异的评级分为:近似、微、稍、较等4级。这种目测法无法区分不同色调的颜色饱和度的细微差距,其观测结果也很难保存。
3.2 仪器测量法
GB/T6749-1997规定的这种方法是以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用仪器测得的三色色标系统数据来表示漆膜颜色。用仪器测色可以将颜色的描绘规范化,对颜色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可以降低配色成本,提高调色人员的工作效率。不足之处是有些时候在一些色谱上仪器测定的色差和目测还有差别,尤其是ΔE(仪器测量总色差)很小时,往往目测色差感觉还比较大。
1.1颜色的基本概念
颜色是大脑经过眼和视觉神经所刺激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入射光照到观察物表面所反射出的光线产生电脉冲的结果,即颜色是物体性质和光源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物体的表面性质不同,一束入射光照射到表面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入射光可能部分或全部被反射、部分或全部透射、部分或全部被吸收。如白色表面能反射所有波长的入射光,黑色表面能吸收所有波长的入射光,绿色表面只能反射入射光的绿色射线部分,而吸收其他部分射线。
同一有色物体受到不同光源照射,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正常的人眼能分辨出100多万种不同的颜色,很容易区分相近的颜色,而色盲患者对某些颜色不太敏感。影响正常的人眼对物体颜色判断的因素有:物体本身的性质、光源种类和明暗、物体大小及环境背景、眼睛对环境的适应性、观察角度等。
1.2 颜色的功能
合理的色彩布置在创造舒适的作业、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色彩调节可使环境变得更加明亮;减轻眼睛和全身的疲乏;增强工作的乐趣,提高劳动效率;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体现某种风格和情趣;减少事故和灾害,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对物质的爱护心理等。
二、涂料的调色技巧
配色是一项比较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人工配制复色漆主要凭实际经验,按需要的色漆样板来识别出存在几种单色组成,各单色的大致比例多少,做小样调配实验。调色过程有如下技巧。
(1)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2)“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3)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膜干燥后,颜色加深。因此,如果来样板是干板,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板是湿板,就可以拉板进行比较。
(4)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也应互溶。
(5)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要配正绿色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配紫色时,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6)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鲜艳,这是根据自然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涂料工程中称之为“透色”。如黄色底漆可使红色鲜艳,灰色底漆使红色更红,正蓝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蓝色底漆使白色更洁净清白。奶油色、粉红色、象牙色、天蓝色,应采用白色做底漆。
三、涂膜颜色的测量
3.1 目测法
目前国内涂膜颜色的检测大多数还是使用目测法,规定在相同条件下将涂料刮涂于纸上,或者用喷枪将涂料喷于ABS板、马口铁等底材上,用烘箱烘干,然后在自然日光条件下,或在比色箱人造日光条件下与标准样品进行平行对比颜色,色光差异的评级分为:近似、微、稍、较等4级。这种目测法无法区分不同色调的颜色饱和度的细微差距,其观测结果也很难保存。
3.2 仪器测量法
GB/T6749-1997规定的这种方法是以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用仪器测得的三色色标系统数据来表示漆膜颜色。用仪器测色可以将颜色的描绘规范化,对颜色的质量进行控制,还可以降低配色成本,提高调色人员的工作效率。不足之处是有些时候在一些色谱上仪器测定的色差和目测还有差别,尤其是ΔE(仪器测量总色差)很小时,往往目测色差感觉还比较大。
上一篇:空心阴极灯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下一篇:离子色谱样品预处理